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期刊导读

水利部:治淮水资源总体短缺 水生态、水环境需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民网-环保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赵春晓)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表示,新中国治淮70年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不仅仅是流域的防灾

人民网-环保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赵春晓)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表示,新中国治淮70年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不仅仅是流域的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在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改善等各方面都成效显著。应该说,淮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淮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都决定了治淮仍然是长期复杂的过程。站在新的起点上,认真分析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四水”问题的淮河表现,治淮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汪安南表示,初步分析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防洪体系上仍有短板。淮河防洪任务重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水旱灾害频繁。二是因为流域地形地貌总体上很“平”,90%以上的河流平均比降小于千分之五。“平”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上游山丘区洪水汇聚速度快,很快就挤占了干流河道,中游地势平缓,下游淮河入江入海能力不足,所以治理难度就非常大。三是因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的要求高,特别是人口聚集,需要保护1.9亿人口、2.2亿亩耕地,包括众多的城镇、村庄的防洪安全。27万平方公里聚集了1.9亿人口,单位平方公里的人口超过700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带来了防洪责任和压力非常大。70年来,按照“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持续大规模建设,淮河流域基本上构建了上游拦蓄洪水、中游蓄泄并重、下游扩大泄洪能力的蓄泄格局。今年发生了流域较大洪水,实践证明,淮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我们在这场洪水中也看到了暴露出来的突出短板问题,比如淮河干流洪泽湖以下的入江入海能力不足问题,非常突出。中游河段,特别是入洪泽湖的河段,泄流不畅,大家可能关注到,入洪泽湖水位持续居高不下,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仍有险工险段,建设标准不高。媒体朋友更多关注的行蓄洪区数量比较多,今年我们用了8个行蓄洪区,其中不安全居住的人口仍然较多。同时还有淮河的特点,上游水库控制面积比较小,拦蓄能力不够,这是防洪的一些短板。

第二,水资源总体短缺。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812亿立方米,不到全国的3%,与我们刚刚讲的人口规模、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总量来比,很不均衡。特别要注意一点,淮河流域的丰枯变化剧烈,特枯年份地表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的50%,在这种情况下,不均匀性就更加凸显。虽然70年来持续建设,流域供水保障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按照自身流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是有不少的短板弱项,比如我们在用水效率上有短板,农业、工业、城镇生活重点领域的节水还是有潜力的。我们在资源管控上仍有短板,我们的取、用、耗、排监管还是不够、不到位的,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上还是有差距。我们的供水能力上也有短板,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等骨干工程尚未实施或建成,我们的河湖、水库的调蓄能力也需要提高,供水保障格局还不完善,水资源还是总体短缺的。

第三,水生态、水环境需要改善。淮河流域是一个特殊的南北过渡地带,构成了我国南北分界独特的生态廊道,保护好淮河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超过了60%,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这就导致水生态环境的问题,有的地方生产生活用水挤占了河湖生态用水,部分支流一些断面生态流量保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淮河流域还有一部分地区依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问题比较突出。淮河流域河湖水质,刚才肖主任介绍了,总体呈现一种好转的趋势,但是部分支流、部分河段的水污染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解决淮河的现实问题,是新中国治淮的显著特征。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zyysgcxb.cn/zonghexinwen/2020/1103/340.html



上一篇:做好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文章
下一篇:水资源调研报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投稿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辑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版面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