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绿色节水节能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给排水的设计经验已非常丰富,建筑企业经常组织给排水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以此确保他们能专业地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安装和管理工作,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给排水的设计经验已非常丰富,建筑企业经常组织给排水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以此确保他们能专业地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安装和管理工作,部分公司还成立了专业部门来对设计工作进行监督。然而,现阶段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诸如未能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协调配合,未能在给排水设计全生命周期中贯彻绿色节水节能理念等。要想确保建筑的品质,提高居民对建筑中给排水设计的满意程度,就必须有效地解决给排水设计中的上述局限性[1-2]。

1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绿色节水节能理念应用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的基础保障,但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负担。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和谐发展,所以必须加强绿色节水节能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利用,从而实现环保和发展的互相融合。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者,应重视节水节能,注重资源的节约,最大限度处理资源浪费的问题。绿色节水节能理念的运用,可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如今,建筑给排水设计还存有诸多问题,如设计计算相对粗放、给水压力较大造成能量与水量的浪费、管材及管件选用不当而造成的漏水、排水走向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管道浪费等与绿色节水节能理念相违背的情况。

2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现状分析

2.1 对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

当下很多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团队以及最终的施工队伍,对于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节水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本身设计相应的给排水管道,保证日常的生活需要即可。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在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应用当下新型的节水节能技术以及相关的先进设备,这使节水节能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不能顺利实施。

2.2 设计缺乏精细化计算

目前,许多项目在设计室内给排水管道时,经常采用估算的方式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出于安全考虑,选择水泵时也会选择扬程偏大的泵。但相关规范明确要求采取减压限流节水措施,建筑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3]。为满足该要求,设计人员会在建筑超压层供水支管上增加减压阀,保证阀后压力不大于0.2MPa。这样,泵组提供的能量,被减压阀消耗掉,无疑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如能够在设计时,精确计算管道水头损失,按计算结果选择泵组,不仅可以降低泵组的固定投资,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2.3 给排水与其他专业的配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给排水管路设计,应力求管路走向合理,通过合适的管件连接管路,保证给水管路水头损失小,排水管路排水顺畅,得以进一步增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能耗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在当前给排水设计时,经常会出现为配合建筑及结构专业,给排水管路绕行,延长了管路长度并增加管件数量。这样的给水管线会增加水头损失,造成能耗浪费,排水管线则有可能造成排水不畅与堵塞。

2.4 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非传统水源包括雨水、中水、海水等,在绿色建筑相关设计规范中要求应提高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各省也积极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新开发建设项目时要进行非传统水源的应用,其中以雨水利用较为常见,通常要求对地块进行径流量控制,地块内截留下来的雨水需要有蓄水池进行保存,并重复利用。但实际项目设计时,该蓄水池设计普遍较小,且蓄水池与相关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给水管网无连接,无法实现雨水重复利用功能。

3 关于落实建筑给排水绿色节水节能措施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规范标准并落实

建筑给排水相关节水节能措施之所以未能有效落实,一方面是因为规范标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验收时未能严格把关。可以在绿色建筑或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标准上提出明确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设计单位应加强对给排水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新制定的规范标准或更新的条款内容,设计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内部研讨学习或通过外部培训的方式,以此增强给排水设计人员绿色节水节能的设计意识和专业能力,通过图纸内审、外审等方式,将节水节能措施严格落实到给排水设计中。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和施工,保证节水节能措施的施工质量。在项目完工后,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等相关方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标准等的要求进行验收,保证给排水节水节能措施有效落实。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zyysgcxb.cn/qikandaodu/2021/0509/711.html



上一篇:北京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下一篇:廊坊市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阈限分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投稿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辑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版面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