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水如何平衡发展之重(3)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原园:“空间均衡”需要把握三点核心要义:一是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首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搞

李原园:“空间均衡”需要把握三点核心要义:一是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首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搞清楚有哪些水可以用,开发利用的上限是多少,根据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强度和分布,即合理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 二是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刚性约束作用。 必须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结构和规模,将人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超出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 三是要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水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按照空间均衡的要求优化配置水资源格局。 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概括来讲,“空间均衡”是在加强生态空间、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协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水平衡关系科学确定可利用水资源量上限,尊重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均衡。

中国水利:从专家们的解读中可以看出,“空间均衡”已跨出传统水利行业及工程领域,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高度相关的综合概念。 我想请教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并且在水资源领域也有着丰富经验的刘颖秋教授,您是如何理解“空间均衡”的?

刘颖秋:我从区域层面谈谈对空间均衡的认识。 “空间均衡”是十六字治水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字治水思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核心目标就是保障国家水安全。 保障国家水安全,必须全国各区域首先实现水安全,而且各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要做到基本均衡,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均衡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所以,我理解“空间均衡”是要求我国各区域的水安全保障程度在国土空间上要实现基本均衡。

“虽然导致区域水安全‘短板’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但都是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展失衡造成的结果。 ”

实现水安全保障程度的“空间均衡”,应着力解决一些区域存在的水安全保障“短板”问题。 首先要分析区域水安全保障“短板”产生的原因,“对症施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自然资源赋存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布局等千差万别,影响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一些因素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断变化,导致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的动态变化,如一些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随经济社会发展,呈明显下降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导致区域水安全“短板”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但都是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发展失衡造成的。 因此补水安全“短板”,应坚持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地一策。

中国水利:谈到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注意到,前不久张建云院士提出的“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入选了中国科协2020年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张院士,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选题的主要观点。

张建云:这次各行业学会一共推荐了1 380 个题目,在全国范围开展网络投票,投票完成后,中国科协又组织了几十位院士和专家评议,最后我们的题目作为十大题目之一入选,这是多年来水利行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入选的题目,也说明空间均衡不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当时提出这个选题的时候,还有专家质疑,说“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是个伪命题,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有天花板的、是有一个固定值的。 我的观点是水资源承载力肯定是动态的。 气候地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不断演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方式也不断变化,人类和自然的发展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水资源承载力与压力均是动态的,两者之间的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动,需要动态适应以实现新的空间均衡。 因此,一定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认识空间均衡。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zyysgcxb.cn/qikandaodu/2021/0322/584.html



上一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淤地坝水资源调控三维仿真系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投稿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辑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版面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