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水如何平衡发展之重(7)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学调水的出发点是协调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在深入认识和严格遵守水资源的自

“科学调水的出发点是协调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在深入认识和严格遵守水资源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四大规律’基础上,开展合理有序的调水。 ”

中国水利:提到调水,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堪称典范。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过科学调度,年度实际供水达86.22 亿m3,超过了工程规划的多年平均供水规模,标志着工程运行6年就实现了预期效益。 这项工程对我们有何启示?

王亦楠: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为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解了燃眉之急、救命之急。 这里面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亟须提升社会公众对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解决水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调水工程的认识。

南水北调前,华北地区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30万km2的华北平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超采面积高达18万km2,地下水亏空已高达1 800 亿m3,而且还在以每年50 亿~60 亿m3的数量攀升,已经发展到很难更新、循环缓慢的深层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不像黑臭水体、空气污染能马上感觉到,但其后果却非常严重,比如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农作物及人们饮水中氟化物明显增加,严重危及人们身体健康。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沿线40 多座大中城市、260 多个县区、1.2 亿人受益于长江水的补给,供水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北京自来水硬度下降近70%,整个华北地区超过500万人结束了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有了南水北调,各地有条件通过采取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 置换挤占水等措施来修复受损严重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等问题得到缓解。 东线一期工程建成后,京杭大运河成为一条自黄河以南直至长江全线都可通航的“黄金水道”,新增运力达到1 350万t,相当于在水上架设了一条新“京沪铁路”。

关于南水北调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价格高于当地水或引黄水、配套工程还需完善等,都不是弊大于利的颠覆性问题,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解决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加州北水南调经过17年才达到原来设计的输水能力,而南水北调这样的超级工程,目前通水才六七年时间,就已经发挥出显著效益,未来更长时间工程效益也将更加充分地发挥。 这期间,还需要受水区管理调度与配套工程不断优化,需要经济手段、市场激励、政策保障等综合施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调水工程,科学引领再出发

中国水利:今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五大类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达26项。 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将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引调水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启动这些重大水利工程有何背景?

张建云:我认为这些重大工程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不”:一个是“不平衡”,另一个是“不充分”。 在不平衡方面,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供给能力不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其他生态要素保护不平衡; 在不充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节约利用不充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不充分。 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我国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密切相关,与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因此,需要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大力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李原园:启动这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事业顺应新时代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适应水利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我国水安全保障形势的需要。 面对不确定性增加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实现高水平的水安全保障目标,要求加强重大基础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二是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新需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阶段对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在防洪减灾、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等方面的整体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基于水资源统筹调配,实现空间均衡的需要。 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网络化的组合效益和整体效能,是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洪水风险状况相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zyysgcxb.cn/qikandaodu/2021/0322/584.html



上一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淤地坝水资源调控三维仿真系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投稿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辑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版面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