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水如何平衡发展之重(6)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建云: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不均衡性客观存在,而水安全保障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保障目标的多元化,促进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调水

张建云: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不均衡性客观存在,而水安全保障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保障目标的多元化,促进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调水工程为缺水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可以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另一方面更应考量其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 当然,调水涉及不同流域间水资源的再分配,打破了原有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格局。 调水工程首先会导致流域之间、地区之间在用水权益上的冲突与矛盾,其次导致流域水文过程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改变,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或无法弥补的。 如何预见和降低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后效性影响十分重要。 最后,调水工程将不同流域“连”在一起,涉及范围广、结构复杂,安全经济运行的难度更高,加剧了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从社会、经济、工程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对调水工程进行充分论证、科学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高度,推进调水工程的科学规划与建设运行管理,从政策、措施和工程等方面,对调水工程影响进行必要的补偿,比如推进水资源资产登记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让更多调水工程成为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之重器。

中国水利:解决空间不均衡现状,调水是重要手段,但前提要“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设了一批调水工程,目前已有130 余项已建在建重要调水工程,跨水资源一级区跨流域年度调水量约为200 亿m3。结合我国调水工程现状,请谈谈对科学调水的认识和建议。

刘颖秋:从总体上讲,我国已建的调水工程有效缓解了调入区供水紧张的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值得深入思索和探讨。 比如,规模大于实际需求量,建成后调水量长期达不到设计规模;水价低于成本,工程运行期财务亏损严重;工程贷款偿还困难;供水水质得不到保障等。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源主要还在于我国兴建调水工程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如管理层面上缺少建设调水工程必要性的刚性约束条件;在兴建调水工程方面,如工程规模确定、经济合理性评价、工程可行性论证及风险分析、项目属性定位、供水水价确定等,均缺乏必备的法规体系和规程规范,决策和管理方面与实现科学调水尚有较大差距。

总之,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满足某些特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兴建调水工程是必要的。 实现科学调水的前提是切实做到科学决策,强化调水工程的管理,对工程利弊得失及风险做到全面评估。

李原园:调水工程牵扯面广,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复杂深远。 因此,对与调水工程相关的水量、水质、水价、生态、移民、征地等问题,需要采取科学、谨慎、严格、规范的程序进行论证,特别是对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要进行专题分析,深入研究,提出措施。

科学调水的出发点是协调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在深入认识和严格遵守水资源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四大规律”基础上,开展合理有序的调水。

实施科学调水,在宏观战略层面,要统筹调入调出区以及相关受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战略布局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实现调水工程布局与城镇建设、农业开发、生态保护在空间上匹配、在功能上协同,对区域调水工程应站在全局角度进行谋划,进而实现“空间均衡”。从流域区域层面,要回答“从哪里调,调到哪里,干什么用”等问题,分析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标,测算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弄清楚水从哪儿调;系统分析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布局,测算拟调入区域刚性合理用水需求,弄清楚水调到哪儿去; 考虑缺水的轻重缓急以及工程技术难易程度、国家经济承受能力、调水可持续效益等因素,弄清楚调水干什么用、什么时候调水。 在具体调水工程论证方面,严格遵守“三先三后”和“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必须保证调出区合理的经济社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且调水规模不超过调出区水资源开发上限,应彻底挖潜调入区本地资源,充分节水,供水水价应充分体现水资源价值,逐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实现调水综合效益最大化。

文章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zyysgcxb.cn/qikandaodu/2021/0322/584.html



上一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淤地坝水资源调控三维仿真系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投稿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编辑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版面费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